82.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 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断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
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1)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燃试验,来判别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这种方法是可靠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83.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 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断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
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2)在作气密性试验前,槽车应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
A.正确B.错误[答案]
84.1985年夏,广西某单位在检验液化石油气体槽车,槽车在进行外部检查时,更换了部分阀门,按规定应 作气密性试验。试验前槽车没有经过内部清理与置换,(只打开放空阀排放器内剩余气体),仅用明火在放空阀出口处作点火试验,以器内所放出的气体不能点燃为标准,来判断器内是否还残留有可燃气体。经多次点火试验,认为器内无残余可燃气体后,即关闭阀门。数小时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性试验,当试验还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时,整个槽车破裂,封头飞出。经查,事故是由于器内的石油残液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继续蒸发出可燃气体,与试压的空气混合,在静电或由高速流动的铁锈,油垢等物所产生的摩擦热的诱发下,发生化学爆炸,爆炸产生的压力冲击,造成容器破裂。
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3)进行气密性试验时,无须达到规定的设计压力
A.正确B.错误[答案]
上一篇:
辅助题目04
下一篇:
辅助题目06